“两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其中温总理总理的一句话给李亚夫很大的感触:让人民有尊严的生活。他觉得这句话说的应该是一种普世价值观,结合房地产业来说,李亚夫认为地产作为一个掀动社会各方面利益枢纽性的产业,有必要在社会历史大转型的时候,对其倾注更多的注意力。呼吁各方人士能在中国的历史大转型时期多关注一下金字塔底层人民住房的切实需求。[详细]
|
对于两会对于房地产的影响,宋丁表示不敢抱太大的希望。像今年的房地产走势,政策的影响还是很关键的,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而两会上有些发言真正能渗透到法律层面的不是太多,所以我们用它判断我们全国的走势是不行。所以宋丁认为要关心两会,但是也不要寄予太大希望。在谈及深圳城市更新办法的时候,宋丁认为是一种“似实似虚”的景象。[详细]
|
社区更新追溯两个过程,传统农村社区和传统的城市社区。城市建筑与社会评论员贺承军分析,社区重建不仅是拆毁重来的概念,而应该从完善公共服务以及调整社区关系方面着手。有社会学家曾提出论断:中国真正的城市,形成城邦概念的只有温州。温州是农民到城里,大家制定民间契约,退红线,修路。而现在大量的城市不是一个民间契约,是强大的组织占一块地。[详细]
|
深圳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经济师陈泽洪在谈到本次两会的时候表示温总理的一句话印象深。“总理说‘房地产是一个长期的比较复杂的问题,但是在我任期内要把房价管好。’但我觉得本次两会没有希望了。”陈泽洪把自己对两会的“失望”归纳如下:他认为房价管不管得好有市场规律这个客观经济规律规律作用,不是总理想管就管的。陈泽洪认为总理若是说“在我任期内尽量让更多的老百姓有房住”就更加合适了;另外,陈泽洪表示他全场看完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但“并未在其中看到政府对房地产有什么新的考虑”。[详细]
|
对于近期的两会,黄梦露关注三个部分,是两会房地产谈话的比例过重,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现象。第二,政策是叫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这跟两会的本身就是矛盾。第三,温总理跟网友的座谈会一再提及一个词,就是“蜗居”,这是房地产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大家都有一种感觉就是2010年要打压房地产,但是我们温总理的讲话中没有提到任何打压房地产的信号,他只是说抑制投机、 。其实房地产是一个刚性需求的行业,主要还是要靠刚性需求来支撑,所以黄梦露觉得今年两会对于房地产影响不大。 [详细]
|
永胜表示3月份后政府可能要担心两个问题,一个是通胀,第二,资产泡沫,还有一个是去化,有些城市化率已经很高,达到20倍,已经接近金融危机的欧洲、美国。欧洲经济问题很大,中国政府也很担心。上半年问题是周小川谈到的一个是通胀,一个是去资产泡沫化。他认为2010年将是上半年紧,下半年松。他举例说现在二手房市场已经降了6%,估计这个趋势还要降,二手房市场跌15%,一手房市场调整15%,5月份后是一个临界点。我国外贸出口不行,美国储蓄率增加,美国失业率达到9%,中国失业率也很大。[详细]
|
恭敏首先抛出自己的核心观点即“两会根本解决不了房价问题”。他进一步解释说,两会本来不是一个房地产会,结果在众多代表的话语下变成一个房地产会议。房地产是一个行业的事,现在成为了一个国事。国家对两会局面某种程度上没有把握好,媒体舆论也借这个事大炒特炒,某种程度上真的是误解了国家真实的想法,也误导了很多百姓,让他们以为两会真的要拿房地产开刀。恭敏强调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他指出国家实际上只是为了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详细]
|
深圳市将要进行城市更新总用地面积多达240平方公里,占整个特区面积比例是73%。城市更新宗旨是什么?主要是为了增加房屋供应量。然而更新能否达到这个作用?实际上取得的功效有多大呢?这就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重点。旧改步就是收购问题。我们国家旧改项目,用地范围是受政府限制,相关政策规定,如果没有完全收购,整个项目没有办法进行。这就变成整个项目将会因为一户或者几户未收购成功而受阻。她表示,中爱联在旧改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就是收购问题。 [详细]
|
在费松看来今年货币政策是继续相对宽松的。他进一步解释说今年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对国家进出口、包括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一个衍生,房地产仅仅是调整前的“排头兵”。对于目前正在召开的两会,他表示会有政策终落实到房地产上。从前几年的经验来看,房地产越是打压反弹的越厉害,房地产在后半年或者后一年之内有一个迅猛上升。而两会对深圳等一线城市会有何种影响,费松认为会导致先抑后扬的情况。因为城市圈里,包括二线城市圈都已经在价格不断上扬。[详细]
|